“替抗”時代新寵——小分子有機酸(甲酸)
舉報有機酸是飼料中一種常見的添加劑,普遍用于飼料或飲水中。目前,酸化劑主要以復合酸為主,包括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檸檬酸、延胡索酸、乳酸、苯甲酸及其鹽類,有的還混有適量山梨酸、琥珀酸、蘋果酸和無機酸磷酸以混合形式組成。復合型酸化劑克服了單一酸化劑的功能單一、添加量大、腐蝕性強、適口性差等缺點,具有更大的優(yōu)越性。
有機酸不僅能夠降低胃腸道的pH值,起到對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葡萄球菌和梭菌的殺菌、抑菌作用,而且還可以促進生長和消化吸收,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結(jié)構(gòu)和平衡。
1.酸化劑作用機理
酸化劑的作用機理:破壞細菌細胞壁、干擾細菌酶合成、抑制細菌內(nèi)酶的活性,影響病菌DNA的復制;降低胃腸道的pH值,降低日糧的系酸力,提高蛋白酶的活性,促進消化吸收。適當?shù)南邓崃梢蕴岣叩鞍踪|(zhì)的消化吸收,減少仔豬的腹瀉;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的平衡,維護腸道健康。平衡穩(wěn)定的微生態(tài)環(huán)境對防止動物疾病很重要。幾種病原菌生長的適宜 pH 值都中性偏堿,如大腸桿菌適宜 pH 值為 6.0-8.0,鏈球菌為 6.0-7.5,葡萄球菌為 6.8-7.5,梭狀芽孢桿菌為 6.0-7.5,而乳酸桿菌等適宜于酸性環(huán)境生殖。因此,酸化劑通過降低胃腸道pH 值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減少營養(yǎng)物的消耗和細菌毒素的產(chǎn)生,同時促進有益菌的增殖。
除了降低腸道 pH 值外,有機酸還有另一種殺滅病原菌的作用機理。有機酸進入動物胃腸道內(nèi)后有一部分解離產(chǎn)生氫離子,從而降低 pH 值,而另外一部分則不解離而是以分子形式存在。只有這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的有機酸能通過細菌的細胞膜而進入到細菌內(nèi)部。在細菌細胞內(nèi) pH 值為中性,所以有機酸分子會在此解離產(chǎn)生氫陽離子和羧根負離子。氫陽離子會降低細菌細胞內(nèi) pH 值,而細菌要維持正常的生命就必須將細胞內(nèi) pH 值保持在 7.0 左右,因此細菌細胞要通過 H+-ATP 泵將氫陽離子排到細胞外,這個過程消耗大量的能量(ATP),從而使得細菌失去活力。
另一方面,羧根負離子可以抑制細菌細胞核內(nèi)的 DNA 和蛋白質(zhì)的合成過程使得細菌不能繁殖下一代(Stratford& Anslow,1998;Russel&Diez-Gonzales,1998;Roeetal.,1998)。因此酸化劑的直接殺菌效果取決于酸的解離程度,解離程度越低的酸殺菌效果越強,解離程度越高的酸直接殺菌效果越差。一般來說,無機酸(如磷酸)的解離程度很高,因此其直接的殺菌作用差;有機酸解離程度低,殺菌效果則相對較強。而有機酸當中不同的有機酸的殺菌作用也存在差異,其中檸檬酸、乳酸因解離程度比其它有機酸高而殺菌效果較差,甲酸、乙酸、丙酸的殺菌效果較好。因此甲酸、乙酸、丙酸是比較理想的具有殺菌作用的有機酸。另外酸化劑的作用還取決于酸的濃度和分子數(shù),濃度越高,分子數(shù)越多,其作用效果越好,因此大分子有機酸的殺菌效果比較差。
2.酸化劑特點
酸化劑的特點有:顯著提高仔豬的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和腹瀉率;補充胃酸的不足,促進腸絨毛的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安全高效,無有害物質(zhì)殘留,對環(huán)境無污染,見效快,有良好適口性;提高機體免疫力。有研究顯示在仔豬的日糧中添加乳酸型復合酸化劑,與對照組(未添加酸化劑)相比,仔豬血清IgA、IgG含量明顯升高。酸化劑可以有效防止沙門氏菌對雞的肝、心、肺、脾、腎等的損傷,并降低大腸桿菌對肺泡的損傷。
此外,研究表明,由小分子有機酸組成的復合有機酸具有比單項小分子有機酸更強的抑菌作用。R?ssler(1997)測試了甲酸、乙酸、丙酸、延胡索酸、檸檬酸和乳酸的對大腸桿菌的最低抑菌濃度,發(fā)現(xiàn)甲酸的有效抑菌濃度最低,即抑菌效果最好。
-
0
-
0
-
分享
- 還沒有人點過贊,趕緊點贊吧!